最近,一位眼尖的网友给上海博物馆纠了个错。这位网友发现,上博对元代著名山水画家张渥的简介有问题。在张渥的《九歌图卷》下,简介是这样写的:张渥,字叔厚,号贞期生,祖籍江苏淮南,居浙江杭州。
问题就出在这个“江苏淮南”上。如果是古代地名,那么元代并没有江苏这一说,江苏这块地方先后隶属于江淮行省、江浙行省和河南行省;如果是现代地名策略池,那么江苏没有淮南,淮南在安徽。
有一说一,长三角有不少地名非常相似,很容易被混淆。其中最让人抓狂的,就是那些带有“淮”字的地名。
安徽的淮南、淮北和江苏淮安,是三个带“淮”字的设区市。到了区县一级,淮安市下辖有淮阴区、淮安区,蚌埠市则有个淮上区。至于乡镇和村庄,“淮字辈”更是多如牛毛,比如“淮河”“滨淮”“临淮”“长淮”,都在江苏和安徽扎堆。
千里长淮,串联起了一众名城。“淮字辈”地名的确搞脑子策略池,但这种混淆某种意义上,恰恰是区域认同的另类纽带。
51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